和集线器每个端口共享同样带宽不同的是,交换机的数据带宽具有独享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交换机就可以将数据传输到多个节点之间,并且每个节点都可 以当做独立网段而独自享有固定的部分带宽,这样就没有和其他设备进行竞争实用的必要。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
网络交换机的缓冲区十分重要,但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网络交换机的空间,却没有正确回答。巨大的网络交换机缓冲区意味着网络不会丢弃任何流量,同时也意味着增加网络交换机延迟——在被网络交换机存储的数据在被转发前需要等待。某些网络管理员更喜欢较小的网络交换机的缓冲区,让应用程序或协议处理降低一些流量。正确是,了解应用程序的网络交换机的流量模式并选择适合这些需求的网络交换机。
什么情况下使用交换机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简单的数据交换场景,如果有两台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通讯),我们只需要用一根网线,连接两台设备的网口;对设备的MAC地址进行设置以后,就能实现数据交换。 但是如果有三台以上的设备呢?比如一台计算机、一台打印机、一个摄像头,该怎样实现这三个设备的通讯呢?这是我们就需要另一个设备“交换机”。